文章列表
- 簡介:什麼是嘸蝦米?
- 概論(一):字根(本篇)
- 概論(二):拆碼原則
- 字根學習(一):以字形取碼
- 字根學習(二):以字音取碼
- 字根學習(三):以字義取碼 - 數字
- 字根學習(四):以字義取碼 - 英文
- 字根學習(五):搖頭擺尾
- 字根學習(六):簡體字根
- 字根學習(七):難歸類字根
- 拆碼方法(一):眼順與筆順
- 拆碼方法(二):截長補短
- 拆碼方法(三):分節
- 拆碼方法(四):難字解說
- 拆碼方法(五):重複字處理
- 特殊符號(一):常用符號輸入
- 特殊符號(二):注音符號輸入
- 特殊符號(三):日文輸入
- 字根進階(一):簡速字根
- 字根進階(二):一碼字
- 字根進階(三):兩碼字
- 附錄A:字根總表
- 附錄B:易混淆字根解說
目錄
前言
做為電腦與文字之間的橋樑,輸入法擔負著將我們輸入的訊號轉換成數位資料的責任,讓電腦能夠輸出並呈現對人類有意義的內容。無論是鍵盤輸入、語音輸入、掃描輸入、手寫輸入,甚或眼控輸入,我們都需要某種形式的輸入法,讓電腦接收到指令組合後經由某套已設定好的邏輯原理,轉化成數位內容後儲存、顯示或執行。
如同學習新的語言一樣,每當面對新的輸入法時,我們必須要學習並熟悉該輸入法中背後的邏輯原理,以期融會貫通後能夠輕易地使用該輸入法與電腦交談。打個比方來說,不同的語言有著相異的文字系統與書寫方式,例如英文的單字由 26 個字母經由規律的排列組合邏輯所組成。單字與單字之間使用成熟的文法系統串連在一起形成句子與文章,因此我們能透過英文溝通想法。
以鍵盤輸入法來說,則是有字根與拆碼原理。一般大家比較熟知的中文輸入法是以字音系統為基礎的注音或拼音,利用文字的字音來拆解成為注音符號或拼音字母的音碼輸入法。優點是會唸的中文字就可以利用字音來拆碼並輸入,對於母語是中文的人來說,因為從小就已學習每個中文字如何發音,所以字根和拆碼原則的學習門檻是非常低的。缺點則是一般人只認識兩、三千個字,無法輸入不會唸的字,尤其是罕用字和生僻字;另外就是中文的同音字詞眾多導致單字重碼率最多高達 94%(拼音輸入法),需要花時間選字而降低了打字速率。
市面上常見的其他中文輸入法有使用字形或筆畫為基礎的倉頡、大易、行列、五筆等等。以老喬年幼時接受家父教導由王雲五先生 1924 年開始研究的四角號碼檢字法來說,它使用拆碼原理之一是將中文字依左上、右上、左下、右下的順序,將筆畫拆解成 4 位數的主編號和 1 位輔助編號共 5 位數字。記得當時背頌的筆畫號碼歌口訣是:「一橫二垂三點捺,點下帶橫是零頭;叉四插五方塊六,七角八八小是九。」,其實就是一種字根對應。
嘸蝦米輸入法的字根在所有字形輸入法中擁有最多的數量。依官方字根總表作統計,基本字根有 341 個,簡速字根有 156 個。不過有研究者指出官方列表中省去或遺漏了一些形狀相似的字根,例如只列出「夂」卻省略了「攵」。如果將未列出來的字根全數計算的話,實際上基本字根有 580 個,簡速字根 175 個。與其他字形輸入法的倉頡(140個)、五筆(200個)、大易(250個)、行列(300個以上)相比來說,數量相當驚人。
不過雖然字根數量很高,學習困難度並沒有增加。原因是嘸蝦米輸入法的基礎字根是用聯想的方式取碼,其後再將這些基礎字根延伸擴展。因此只要掌握住基本原則,就可以輕鬆學習一大串字根。
字根要一串一串地吸收才容易,如果要一枚一枚地背,就太麻煩了!學會一個字根,就等於學會一大串的字根!嘸蝦米輸入法大部份的字根是按照本身的形、音、義加以聯想,以英文字母代之。是以直覺方式代以英文字母,不須再背口訣,且不易忘記。
– 嘸蝦米官網
字根概論
主要分成三大類,包括形、音、義等,而在「以字義取碼」的字根中又可細分成「數字、英文、搖頭擺尾」三種。除了「形、音、義」三大類之外,另外還有少量無法歸類或比較特殊需要硬記的字根另歸成一類,因此嚴格說起來算四大類。這些字根組成了嘸蝦米的基本字根表。每個字根可依其中文的性質來加以聯想,並一一對應到英文字母。所以實際上每一個字根在拆碼完後,皆會成為數個英文字母所組成的嘸蝦米碼。
字形類
以中文筆劃所形成的形狀,對應成英文字母來取字根。舉例來說:
- 「口」的形狀像是框出了一個封閉的區域,類似於英文字母中的「O」,因此口=O
- 「亼」的形狀像英文字母中的「A」,因此亼=A
- 「丁」的形狀像英文字母中的「T」,因此丁=T
- 「卩」的形狀像英文字母中的「
P
」,因此卩=P - 「阝」的形狀像英文字母中的「B」,因此阝=B
上述這些與英文字母筆畫相似的字根形狀都可以類比聯想來取根,因此縮短了不少記憶字根的時間。下面列出一些用字形聯想就可以拆碼的字:
- 品=OOO
- 哈=OAO
- 呵=OTO
- 命=AOP
- 阿=BTO
- 哥=TOTO
字音類
以讀音來取根,可用注音符號或相似音來記憶。例如∶
- 「米」的注音為ㄇーˇ,取英文字母M,因此米=M
- 「八」的注音為ㄅㄚ,取英文字母B,因此八=B
- 「刀」的注音為ㄉㄠ,取英文字母D,因此刀=D
- 「禾」的注音為ㄏㄜˊ,取英文字母H,因此禾=H
- 「夕」的注音為ㄒーˋ,取英文字母C,因此夕=C
- 「目」的注音為ㄇㄨˋ,取英文字母M,因此目=M
上述利用字音將字根對應到英文字母的方式,可以快速學習到許多字根。結合上面的字形類字根,就可以拆解更多中文字了(甚至是一些不會唸的罕見字):
- 粉=米(M)、八(B)、刀(D)=MDB
- 移=禾(H)、夕(C)、夕(C)=HCC
- 秴=禾(H)、亼(A)、口(O)=HAO
- 郃=亼(A)、口(O)、阝(B)=AOB
- 員=口(O)、目(M)、八(B)=OMB
- 刕=刀(D)、刀(D)、刀(D)=DDD
- 瞐=目(M)、目(M)、目(M)=MMM
字義類
取字根的「英文意義」或「數字意義」。例如:
- 「木」的英文是 Tree,因此木=T
- 「心」的英文是 Heart,因此心=H
- 「水」的英文是 Water,因此水=W
- 「火」的英文是 Water,因此火=F
下面是可以利用上述舉例的形、音、義字根來拆解的中文字:
- 森=木(T)、木(T)、木(T)=TTT
- 惢=心(H)、心(H)、心(H)=HHH
- 淼=水(W)、水(W)、水(W)=WWW
- 焱=火(F)、火(F)、火(F)=FFF
- 柯=木(T)、丁(T)、口(O)=TTO
- 想=木(T)、目(M)、心(H)=TMH
- 焚=木(T)、木(T)、火(F)=TTF
選碼原則
嘸蝦米的字根大致上是以字音聯想的類型為主,不過首先得要能唸得出聲音的字根才能取音。對於有些唸不出來的字根,或是筆畫比較相似英文字母的字根,就會以字形來取碼。為了避免重碼,也有少部分使用字義聯想的字根。
可能有人會問說:何時取音?又何時取其形呢?會不會混淆呢?不會的,只要是唸得出聲音來的“字根”,大部份是取它的“音”
– 嘸蝦米官網
下面舉幾個例子:
- 注音「ㄅ」開頭的字取碼為B,如:半、不、比、八
- 注音「ㄆ」開頭的字取碼為P,如:皮、平、片、ㄆ
- 注音「ㄇ」開頭的字取碼為M,如:米、目、毛、矛、門
- 注音「ㄦ」開頭的字取碼為R,如:耳、儿、爾
- 注音「ㄨ」開頭的字取碼為W,如:文、午、巫、瓦
因此我們在取字根時,先以筆畫數較多、可以唸出音來的字根取起,然後再把剩餘的筆劃用其他方式來取字根。對照來說,因為「亼」、「彐」、「卩」、「阝」因為難發音或是筆畫更像英文字母,故取字形方式來聯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