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我最近的文章有些偏激。
是呀,我自己也覺得有些左傾,甚至寫了我很不願意寫的愛情相關文章。老實說,我平常一直覺得那些愛情文章很沒用處,所以平常在書局裡我都是直接忽略。但是近年來政府推動三百萬人民上網,讓使用電子郵件的人大增(小白也增加了),於是我的信箱中常常塞滿有關「幸福的味道」、「愛情」、「蝸牛散步」、「老鷹與烏鴉」諸如此類的文章,大抵是有關男女交往、心靈勵志、職場成功術之流的,通常我都是瀏覽個一秒後直接刪除。
為什麼不仔細看?其實我在以前還滿喜歡看這一類文章的。最早的時候是國中時看「劉墉」系列,他的書包括有什麼超越自己、挑戰自己、OX自己,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書,我是收集的還算完全。那時幾乎天天看,就像是當小說一樣在讀,擁有很多的樂趣,也想通了不少事情。但是突然有一天,我不想再看了,也不再喜歡去讀他的書了,也許是我覺得他的書已經無法給我更多東西,也許是我覺得他之後的書一直出是為了要騙錢。總而言之,我把那些書全送給了我妹,我覺得我不想也不需要它們了。
然後是高一是流行的「卡內基」系列。其實我只有買了一本「卡內基與人際關係」的書,後來又出其他什麼領導之類的我沒興趣,也覺得不需要看。那時也是很認真的去讀,而且還做筆記,常常練習照著書中的建議去待人處事。但是突然有一天,我不想再看了,也許是我覺得書已經無法給我更多東西,也許是我覺得它根本沒作用。所以我在讀了它九遍後停止閱讀它。剛好那一陣子我的人際關係降到谷底,我想和我放棄讀它也有一些關係,雖然後來人際關係好轉了許多,不過我不覺得那是卡內基幫的忙。
接下來是「心靈雞湯」系列。我只買了第一本來看,感觸很多,也讓我更深層的思考。裡面其實有不少文章寫的很不錯,至少我覺得比劉先生系列和卡先生系列好很多。但是後來我也開始有些討厭心靈雞湯系列的書,因為沒多久,市面上就出了一堆心靈雞湯Ⅱ、媽媽心靈雞湯、兒女心靈雞湯、職員心靈雞湯、痴漢心靈雞湯、廣式心靈雞場之流的書,翻過之後大失所望。騙錢到這種地步,讓我再也提不起勁去看它們。
後來是「生活簡單就是福」系列。同樣地,我也是只有買第一本來看,也覺得很不錯,讓我重新思考我想要過那種生活。一直到現在,我對生活的態度,仍然受到那一本書的影響。但是後來它的下場和心靈雞湯一樣,出了一堆心靈簡單就是福、身體簡單就是福、大腦簡單就是福、花錢簡單就是福的書。看過後只能搖搖頭。
所以對於那些「愛情」、「勵志」、「職場」什麼拉里拉雜的東西,我通常都直接快速略過。早先我也是很認真在看的,但是後來發現其實這些東西我早就已經看過了,劉先生、卡先生、雞先生和福先生已經在書裡面都告訴我了,那我何必要再重看一次浪費時間呢?另外,即使看過這些書,即使看過這些轉寄文章,也不代表在生活中會實際應用出來呀!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」,如果這些書籍和轉寄文章那麼有作用的話,輕易地就能讓人的性格大轉變的話,那麼這個社會早就已經安和喜悅了,怎麼還會有那麼多紛爭呢?
基於這些的原因,我很不想去浪費其他人的時間,也不相信我寫這類文章會對人類社會有多少幫助,所以我從來不去寫要大家相親相愛、和氣待人、努力工作、當隻老鷹、聆聽對話、心靈雞湯、遵守交通規則、紅燈停綠燈走、禁止吸煙、愛要付出真心這些連我自己都不想看的文章,又不是要出書,幹嘛寫這些東西賺錢(這裡並沒有影射其他寫這類文章的作家)。即使真的要出書,也不會用這種文章。所以通常我的文章不是亂七八糟的詩,就是亂七八糟的教學文件、亂七八糟的短評、亂七八糟的新聞、亂七八糟的翻譯。雖然都是亂七八糟,但是我隨便寫寫大家隨便看看,至少有些時候總還幫得上忙,產生些實際作用,比看過即忘的心靈勵志好太多了。
結果 20 號寫的東西,竟然被朋友說我變了,說我寫些偏激的言論他還可以接受,卻沒想到我寫我根本就不屑寫的愛情勵志文章。對這項指控我只能很無奈地承認,我的確是寫了我不願意寫的文章,但這是因為突然之間心有所感而寫的,我會好好檢討的,下次會多多注意。關於偏激的部份,我想是因為心中思想很想一吐而快所以才發洩在文章之中。我的個性中庸不偏激,但我的文章偏激,是因為想要一針見血地直指痛處啊。
另外,阿強,我已經說明清楚了,別再繼續拿這件事笑我了……